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之诠释性理据分析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古代科技宛若无数颗璀璨的星星熠熠闪光,尤其是15世纪之前,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世界。这些科技成就几乎涵盖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如数学、天

1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古代科技宛若无数颗璀璨的星星熠熠闪光,尤其是15世纪之前,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世界。这些科技成就几乎涵盖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如数学、天学、地学、军事技术、纺织技术、陶瓷技术、采矿、盐业、植物学、农业、林业、医学,等等。这些科技文明从未停止过同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通。科技文化在不同语言、文化、种族之间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翻译。故此,以适恰、科学的方式翻译与诠释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成为中国优秀传统科技文化“走出去”的主要渠道之一。

以往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研究多聚焦于翻译策略、语言修辞、术语翻译、文化翻译、读者接受与赞助人等方面。仅有少数学者(王治梅 张斌 2010等)从诠释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翻译,他们均以《黄帝内经·素问》英译为研究对象,分别借用译者主体性、斯坦纳(G. Steiner)的翻译阐释学、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等理论探究译者目的,知识结构,描述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文本和术语翻译方法等。但是,鲜有研究系统地观照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诠释学理据,未能充分彰显诠释学对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解释力。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中国古代科技的诠释性和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诠释性和翻译的诠释性3方面展开论述。

2 中国古代科技的诠释性

2.1 科技的诠释性

传统观点多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阻隔开,认为自然科学是纯粹的真理问题,无需人的介入与诠释。而人文科学关涉人类的精神思想,必须依赖阅读者的诠释才能实现正确的理解。威廉·狄尔泰(W. Dilthey)是较早进行这种学科界分的哲学家,其“自然需要说明,精神需要理解”的论断成为许多人为科学划界的依据和标准(转自陈海飞 2005:27)。前者主要是“因果说明”,后者集中于“理解和解释”。这种偏见一直影响许多人,甚至是科研人员,也限制我们对科技翻译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对立反映出认识方式的对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被界定为两种完全不同,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认识方式”(黄小寒 2002:8)。

然而,这种划界并不能够反映科学发展的真实态势。“复杂性范式”的提出者埃德加·莫兰(E. Morin)将经过人为阉割过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分殊称为“简单化范式”(莫兰 2008:5),这种简化方式是单面的、肢解性的,遮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干预的内在属性,屏蔽自然科学须要诠释的基本事实,同时也阻隔和遮蔽译者对科技作品多元、动态的思想空间,限制翻译自由,减少科技翻译本来具有的诸多可能性,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及其翻译而言尤其如此。另外,这种分野自相矛盾,因为“理解和解释有无因果性呢?因果说明又有无理解和解释性呢?”(黄小寒2002:56) 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它忽视自然科学实践主体——人——的主观性。一方面,从科学实验、科学理论和科学编史学等角度说明自然科学需要诠释;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之所以需要诠释,是因为其解释受阅读者前见、历史境遇、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科学诠释学、科学修辞学、技术解释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二元对立做出纠正,诠释学的介入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提供多层次、多视角、动态的多维阐释空间与可能。首先,科学哲学认为,自然科学同样须要诠释,其解释受阅读者前见、历史境遇、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其次,科学诠释学从科学实验、科学理论和科学编史学等角度说明自然科学须要诠释。同时也表明,自然科学的诠释具有结构性、历史性、语言性和对话性。此外,科学修辞学的当代发展证明,科学发现、科学交流和科学争论等都离不开修辞学的介入,使自然科学在认识论、方法论和哲学层面都具有新的意义。同样,技术解释学的进展打破我们关于技术不需要解释的谬见。因为从存在本体论来看,技术是人类的境遇性存在,而古代科技文本是古人当时科技性存在的表征。

2.2 中国古代科技的诠释性

当下的科学,其概念范畴、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主要源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传统,而中国古代科技在诸多方面同这种“西方的科学”存在较大差异。换言之,除了具备当代科技的一些特点外,中国古代科技有其特殊性和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本体特征、认识方式、语言表征、研究方法等层面以及由这几个方面构成的整体运作系统。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译介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有必要以诠释学理论为工具,立足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的特质,考察如何从以上诸方面及整体性对其展开诠释,进而探究这种诠释方式和诠释结果对于此类作品英译有何解释作用,为该类文本的翻译批评和实践提供诠释性理据。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qikandaodu/2021/0708/1277.html



上一篇: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加入全文数据库并再次入选中
下一篇:浅谈自然科学翻译的几点看法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 | 自然科学史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