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科学角度理解《推背图》:黄河清,圣人出,如(2)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纵观历史,黄河变清并不都发生在重大历史节点,即便恰逢其会也总是吉凶并生,不能完全看做一种吉兆。古人笃信天降神旨,加上受史书“河清海晏”之


纵观历史,黄河变清并不都发生在重大历史节点,即便恰逢其会也总是吉凶并生,不能完全看做一种吉兆。古人笃信天降神旨,加上受史书“河清海晏”之说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无根无萍的玄学认知,将“河清”与盛世和圣人画上了等号,事实上在当时没有科学性可言。但在当下,“河清盛世”之说却有了切实的科学解释。


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从黄土高原流过,带走了大量泥沙,人为治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无疑盛世时,整个社会才会有更多精力和能力去关注环境治理。但在人力为主、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为治理的效果与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相比,不值一提。但在现在社会,这种情况显然有了巨大变化。

我国从1919年开始测录水文,有记录的最高黄河泥沙量超过900KG/m3,年冲沙39亿吨以上,沿途淤塞严重。1946年中国开始治理河沙,2000年后,黄河变清已肉眼可见,到2015年时,黄河年冲沙量只有2.6亿吨,缩减了9层,不到汛期,8八层河段都很清澈。这种改变离不开中国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天性和漫长坚韧的努力。

多年来,几代人在高原地区大量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这成为减少黄河泥沙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建国后沿河水库越来越多,河水拦截阻挡河沙冲程,迫使泥沙沉降下来。部分水库附近设置了采沙场,不断采沙减少了沙源。多重举措并举之下,黄河变清水到渠成。

现在的中国,人们生活安稳富足,渴望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有了治理的先进技术,黄河变清不再只依赖上天的恩赐,而变成了一种能亲自参与的可能。人们乐于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之法,渐渐将可能变成了现实。

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推背图》解法,黄河清代表着圣人出吗?


未必!但这确实可以说是一个辉煌盛世,是一个人人都乐于为盛世努力的时代,人人都享受得到盛世成果的时代,一个最好的时代、智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虽然不如天堂般应有尽有、永恒无忧,但值得为之奋斗和喝彩。真龙与圣人是传说,但继承了龙的意志和圣人哲思的华夏人民是真的,黄河孕育的绵长文明是真的。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1/1111/1450.html



上一篇: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巨匠,晚年究竟有
下一篇:走进“科技网红”沉浸式听课,把科学种进心里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 | 自然科学史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