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受自然的启示做出的重大科学发现︱科学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日本著名的化学家福井谦一说:“大自然深不可测,在科学的自然认识中,对科学创新最有影响的,就是直接地、如实地认识自然。整天和复杂而单纯的大自然打交道的科学工作者,若

日本著名的化学家福井谦一说:“大自然深不可测,在科学的自然认识中,对科学创新最有影响的,就是直接地、如实地认识自然。整天和复杂而单纯的大自然打交道的科学工作者,若不靠这种认识方法,就不可能创造出推进科学前进的理论和新的科学法则。”

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家“直接、如实地认识自然”,受到自然现象的启发,做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

模拟云雾形成与云雾室的发明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利用云雾室发现了正电子,引起了轰动。

云雾室是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C. T. R. Wilson,1869—1959)发明的。1894年,他在苏格兰群山的最高峰尼维斯峰天文观察站工作。

太阳照射山上的云雾时,呈现的奇妙的光学现象使他着迷。

他说:“特别是太阳周围的彩环(日晕)以及山顶和人在云雾上的影子周围呈现的彩环(光轮),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想在实验室里模拟这些现象。”

1895年,威尔逊设计了一套设备,使水蒸气冷凝来形成云雾。当时许多人认为,要使水蒸气凝结成雾珠,必须以尘埃为核心。

威尔逊仔细除去仪器中的尘埃后发现,当水蒸气饱和超过一定的限度也能形成云雾。他想,除了尘埃外,水蒸气或许能以大气中导电离子为核心而凝结成雾珠。

威尔逊用伦琴刚发现不久的X射线照射云室,出现了云雾;他又用铀射线、紫外线照射,也出现了云雾。这证明了自己的设想:雾珠凝结是能以离子为核心形成的。

他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当无尘空气的体积膨胀比为1.25时,负离子开始成为凝聚核心;当膨胀比为1.28时,负离子全部成为凝聚核心。对于正离子来说,膨胀比为1.31时开始成为凝聚核心,膨胀比为1.35时全部成为凝聚核心。

威尔逊尝试用自己的设备来探测带电粒子的径迹。经过反复实验,在1911年他研制出了云雾室:利用蒸气绝热膨胀,温度降低,达到饱和状态,当带电粒子通过时,蒸气沿粒子轨道凝结,从而显示粒子径迹。

利用其电离密度还可以测量粒子的能量和速度。在1912年,他为云室增设了拍摄装置,以拍到清晰地显示带电粒子径迹的照片。

威尔逊用云雾室拍摄到了α射线径迹的相片。他把照片给著名的物理学家布拉格看,布拉格格外惊讶:照片上α射线的径迹与自己先前按想象绘制的径迹竟然十分吻合!云雾室所具有的科学意义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短波长的电磁辐射(X光)射入物质被散射后,在散射波中除了原波长的波以外,还出现了波长增大的波,这种散射现象在以后被称为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引入了量子的概念解释:一个X光量子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碰撞以后,光量子的一部分能量和动量转移到电子上面,其能量减小,频率变小,也即增大了波长而改变方向飞开。

他的解释遭到了一些守旧的物理学家的反对。

然而在1923年,威尔逊用云雾室证明了反冲电子的存在并显示了其径迹,有力地证实了康普顿的解释。

威尔逊云雾室对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除正电子外,μ介子(μ+、μ-)、Κ0、Λ等粒子都是通过拍摄它们在云雾室中的径迹而发现的。

1927年,威尔逊与康普顿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挚友、物理学家布莱克特这样评价他: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工作的专注是来自他对自然世界的热爱,来自他对自然世界的瑰丽壮美的喜悦。”

大海的颜色和拉曼散射的发现

1931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 V. Raman,1888—1970)由于“在气体散射方面所作的卓越研究和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拉曼效应,为认识物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取得重要的成果”荣获这一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曼

1931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 V. Raman,1888—1970)由于“在气体散射方面所作的卓越研究和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拉曼效应,为认识物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取得重要的成果”荣获这一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曼做出重大的发现,是受到大海颜色的启发。

1921年,拉曼访问英国后搭船回国。途经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使他赏心悦目,他突然对“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研究过天空和海洋的颜色,他认为太阳光经大气分子散射后,红色光大部分被接收,剩下的大多是蓝色光,所以天空一般呈蓝色。他认为海水本身没有颜色,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0/0715/386.html



上一篇:《自然医学》: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成功用活猪
下一篇:科普下自然科学有哪些专业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 | 自然科学史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